近日,某新能源车高速爆燃视频刷屏全网,评论区炸开了锅:"电车电池安全到底有没有保障?"就在公众焦虑达到顶点时,国家出手了!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38031-2025),新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,为电池安全划出明确红线——不起火、不爆炸。这一新规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电动车电池安全标准进入全新阶段。
一、新国标三大技术升级:从“被动防护”到“主动防御”
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38031-2025),针对电池安全提出三大强制性技术要求,直指近年来电动车安全事故的三大核心风险点:
1.热扩散测试:从“报警逃生”到“主动抑制”
旧规漏洞:2020版国标仅要求热失控后5分钟发出报警信号,但未限制后续起火爆炸风险。
新规突破:强制要求电池系统在热失控后 24小时内不起火、不爆炸,且烟气毒性需符合《GB/T 38096-2019车用动力电池毒性气体测试方法》标准,避免乘员因有毒气体窒息。
行业影响:倒逼企业升级隔热材料(如气凝胶)、优化电芯排布(如比亚迪CTB技术),或采用本征安全设计(如固态电解质)。
2. 底部撞击防护:填补“底盘安全”空白
测试方法:模拟车辆以30km/h速度撞击150mm高刚性障碍物(相当于日常托底场景)。
硬性指标:撞击后电池包需满足:✓ 无电解液泄漏✓ 外壳无结构性破裂✓ 绝缘电阻≥100Ω/V(防止漏电)
3. 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:破解“快充衰减”隐患
实验流程:电池系统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环(从0充至80%电量用时≤30分钟)后,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。
数据支撑:据中汽中心研究,快充导致的锂枝晶生长会使电池内短路概率增加2.7倍。
二、车主必看:2026年买车必须认准这个"安全密码"
购车新姿势:· 查看电池包型号是否标注"GB38031-2025"· 要求4S店提供第三方碰撞测试报告
2. 现役车主自救指南:· 快充频次超标的车辆建议立即检测· 加装底盘装甲成本直降60%
3. 保险暗藏玄机:· 符合新国标车型保费或下浮15%-20%· 电池终身质保条款面临重新谈判
当特斯拉因电池问题全球召回时,中国用全球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标准竖起技术高墙。这不仅是一场行业变革,更是对14亿人生命安全的重诺。2026年大限将至,那些还在玩"数据游戏"的车企,是时候直面真刀真枪的考验了!